绘本问答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 2018-09-13 09:48:51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1张

    danyboy

    专栏作者 文学博士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民间对这句话的通行理解,也无非是:“好好读书,好好考试,将来好当官。”的意思,可以说,“学而优则仕”和“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一样,都是民间世俗观念对经典进行扭曲的典型例证。

关于“学而优则仕”,我们需要知道以下一些要点,才能较为准确的理解其原意。

一、“学而优则仕”还有半句,“仕而优则学”,都是孔子弟子子夏说的

很多人都误以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其实不是,是孔子的学生子夏。

子夏在孔门弟子中是什么人物呢?照理说他不是最优秀的,但因为《论语》是子夏等的弟子编纂的,所以子夏的很多言论也就留在了《论语》里,所以,这句话算不得是圣人的话,在儒家的体系里,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位。

子夏何许人也?

子夏在孔门四科中是“文学”的代表人物,与其他三科“德行”“政事”“言语”比起来,是最不重要的。按照今文经学的看法,我们打个比方说,孔门四科是儒家体系的“内阁”,“德行”是“王”,比如德行的代表人物颜回,是孔子的“继承人”、“王储”;“政事”是“总理”,负责行政事务;“言语”是外交;而“文学”则是类似于学术、教育等。

所以,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前提是四科中的“文学”,也就是说,这句话的中心不是“仕”,而是“学”。

二、“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诞生的时候,离科举制出现还有一千年

民间每次说“学而优则仕”,都是在强调学习好、考试好,将来就能当官发财。这种庸俗的想法我们且先不论,但说在子夏讲这句话的东周时期,离科举制的发明还有一千年。谁给你机会去考试?你学得好有什么鸟用?反正仕途都被贵族垄断了。

在当时的历史中,整个社会,不论是周代已经礼崩乐坏的中央,还是诸侯国的小朝廷内,都普遍存在着两种人:

一种是从事仕途,但不学的人;

一种是还没有学好,就准备出仕的人。

这两类人,又多以各国的贵族为主,一般的平民、底层的士大夫,机会是很少的,所以,子夏将这句话,重心在学,对象在那些大小宫廷里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

说白了,这句话根本就不是:“好好读书,就能当官”的意思,因为子夏说这句话的时候,离科举制的发明还有一千年。而是子夏在批判当时的贵族不学无术,反而垄断仕途。

三、“学而优则仕”的“优”,是“有余力”、“优裕”的意思,不是“好”的意思

这一点,其他的答案也已经说了,我也就不详细展开了。

总之,“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其字面的意思是:学习(儒家之道)有余力了,可以不妨出仕;在仕途上有余力了,还不能放松学习。

大家千万不要理解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意思,这么理解,就将其庸俗化了。

大概是担心子夏说的不够清楚吧,所以,到了战国后期,荀子对这句话进行了发挥,就说的很清楚了: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荀子·大略》。

这就是怕民间将学、仕的关系庸俗化,荀子才清楚的表达了这句话的含义。强调的是出仕的人,必须有真才实学,当然在当时就是特制儒学了。因为只有儒学才提供了治国的一整套体系。而从学的人,未必要出仕。

那么,何时可以出仕?

答案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当然是“有余力”的时候才可以出仕,也就是“学而优则仕”的真实意思了。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1张

    陈广逵

    文化问答达人

“学而优则仕”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就是为了做官”的意思。

这话出自《论语·子张》,出自孔子的弟子子夏之口,原文是对应的两句: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

“做官如果优秀就去学习,学习如果优秀就去做官。” 

子夏这话是对谁说的?我想不仅仅是对弟子说的。

孔子反对学习未达到优秀的人去做官,“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孔子认为那是“贼夫人之子”(《先进》第23章),因为子羔还没有达到“学而优”,还不成熟。“子使漆雕开仕”(《公治长》第6章),那是孔子认为漆雕开的学习已经优秀了,适宜于做官。

学习优秀决不仅仅指专业考试成绩,本本主义者是不可取的。

“仕而优则学”这需要分析理解,子夏做过魏文侯的老师,他是知道官场上的情况的。有些人做官很优秀,但他的知识不见得丰富,甚至可能有不足。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了鲁国孟僖(釐)子的一段经历:

“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釐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三月,鲁昭公到楚国去,郑国国君到师之梁慰劳他,孟釐子做副手,不熟悉会见的相礼。到楚国时,不能对郊外迎接时的慰劳做出有礼节的回答。”)

孟釐子做官算是优秀的了,但他在“礼仪”方面还有不足,在“师之梁”和“楚郊”丢了面子,降低了“人格”和“国格”,所以需要再学习来完善自己。

“九月,公至自楚。孟釐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九月,鲁昭公从楚国归来。孟釐子为自己不会相礼而惭愧,就请人给自己讲解,只要知道有精通礼节的人他都去请教。”)

而且,孟釐子决心不能再让儿子步自己的后尘,“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gōng)。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ān)于是,鬻(zhōu )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同“阅”,指南宫适,即南宫敬叔)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孟釐子临死的时候,召见他的大夫说:‘礼,是做人支柱。不懂得礼,人就不能立身。我听说有个要显达的叫孔丘的人,是圣人的后代,他的家庭在宋国灭亡了。他的祖先弗父何把自己该有的宋国让给了宋厉公。到正考父时,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做了三命的上卿越发恭敬。所以他们家族铸的鼎上有铭文说:“一命低头,再命躬身,三命弯腰。沿着墙跑,也没有谁敢欺侮我。就这样吃干饭,就这样喝稀粥,使我们度日。”他们家庭就是这样恭谨。臧武仲说过:“智慧高又有高尚德行的人,如果不在世上执掌政权,他的后人一定有显达的。”如今大概要落在孔丘身上吧?我如果死了,一定要把南宫敬叔和孟懿子托付给那位先生,让他们侍奉先生来向他学习礼仪,来使自己的地位稳定。’”)

这个孟釐子就算“仕而优则学”了,他从实践中感悟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仕而优则学”。做官优秀、类似孟釐子情况的人大概多了,他们都在“仕而优则学”之列。

读书人学有所成,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无可非议;按理说今天做官的人都应该是“学而优则仕”者,但现实未尽然,所以需要“仕而优则学”。当然“学而优则仕”者未必是个全才,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特别是当他做官的领域对他来说比较生疏时,他确实需要再学习。尤其是今天,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官”们也需要补课,需要充电。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1张

    风月无边天为谁春

学而优则仕不是学而优则官

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孔子观点,一直以来都存在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曲解,原本具有的积极意义非但没得到体现,反而成了大众批判的观点。窃以为应该秉持中庸精神来冷读《论语》,在忠实地把握“学而优则仕”的原典含义。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4张

学不是“学”优不是“优”仕不是“仕”

学不是单指学习。“学”的本义是学做人的道理,学做人的规范。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学什么?就是学“礼”,学做人的道理。

优不是单指优秀。“优”的本义的是有余力。《鲁语》注曰:“优,裕也。”有优裕、富足、丰富、有余力等意思。

仕不是单指做官。“仕”的含义并不是特指做官,泛指治国安民。因此在不能从政为官时,可以通过文化教育等其他方式为公众服务,也属于出仕范畴。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5张

圣人原典主张:不能因为出仕而弃“学”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6张

在孔子的思想中,认为“学而优”是“仕”的基础,并主张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余力以后,才能“仕”,即齐家、治国、平天下。“仕”是“学而优”的结果。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7张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含义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伦理道德修养达到一定水准时,通过出仕达到为社会、国家服务的终极目标,“学而优”的必然结果就是“仕”。孔子认为即使“学”后真正的有余力,然后出“仕”,也不是没有原则和条件的,他主张“学而优”是重于“仕”的,不能因为要争取功名而有损于“学”(学做人的道理,学做人的规范)。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8张(图片来自网络)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1张

    沙子173988422

从孔子自身出发,就是学习好就当官。做其他解者都是后来加了后来的思想的阐释。在那个时代并没有贬义。在孔的思想里仕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在当前时代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职业,网上对于官的鄙视大概都可以归于酸葡萄心理。想起鲁迅的那个观点,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关照于人同样如此,这就是普遍的国民性格挺残忍的现实

    国学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如何解释? 第1张

    不灭的圣光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流行的说法做官优秀就去学,学习优秀就去当官。这个说法挺可笑的,我觉得应该是做事做的好就应多学知识,知识学的好就要多实践,这也是辨证思维的体现。

扫码听绘本

本文地址:https://www.youshenghuiben.com/wenda/38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有声绘本网 所有,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内容

你想说什么呢?

(评论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