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问答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 2018-06-20 09:45:51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心心妈

无论是批评或者表扬都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因为这两种皆是用大人的评价来约束孩子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由内而外的自律。反而会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因为害怕不这么做就不能获得父母的爱,或者明明想那样做,但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父母的表扬,不能自由的做自己。长大后,这种讨好型的人格,也会促使她为了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加入一些圈子讨好别人。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避免评价孩子,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陈述清楚就好,对事不对人。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我们可以事后对孩子说:见人不打招呼不问好,这种行为不礼貌。但不要说:你是个没有礼貌的孩子!

2,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表扬和鼓励的区别就在于:表扬对人不对事,孩子考了高分,你夸孩子:“你真聪明”,而不是鼓励他:“看的出来,你对这门课很感兴趣,并且付出了努力”;孩子帮助你完成一件事,你摆出家长的架子,评价说:“我喜欢你的做法”,而不是鼓励他:“我感谢你的合作”;表扬只针对孩子做的好的事情表示认可,而鼓励还会针对孩子做的不好的事情激励孩子去做出弥补。这会有细微的差别。

3,多看孩子的优点。不要盯着缺点不放。对孩子的缺点咱们要有耐心,过分强调反而会强化缺点。当孩子有了一点点的改进,就要迅速的鼓励。当我们多看优点时,缺点慢慢就会减少。

4,惩罚孩子尽量避免。虽然短期有效,但长期看来效果很差,一方面损害了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孩子不会从心里认可你的惩罚,会逆反,会想着下次如何才能不被你发现,会报复等等。

以上是我的回答。

欢迎继续讨论。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育儿贾说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批评和表扬需要结合。

---------我是快乐的分隔符---------

批评式教育的极端是免羞辱孩子。这是需要避免的。

人类的大脑经过几万年的演进,演化了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如果简单的讲,人类大脑由三个部分组成,爬行动物脑,脯乳动物脑和人脑。爬行动物脑进化最早,是人类的生存脑,负责基本生存功能,如呼吸、觅食。消化等,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系统,反应迅速,无需特别就自主运行。脯乳动物大脑是情感脑,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丘脑,下丘脑,杏仁核,海马和垂体等,负责人类的情绪、记忆、注意力等。人脑是最后发育的皮层,负责抽象思维、语言、自我控制等高级功能。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条蛇,你的第一个行为不是害怕,而是不假思索地躲开,这就是爬行动物脑,最快上线,你快速做出逃跑或战斗的决定。然后你会感到害怕,这是情感脑上线了。最后,如果你够冷静,你的智慧脑会上线,思索怎么对付这条蛇;或者在你的智慧脑上线之前,你已经逃跑或者对这条蛇下手了。

如果一个2岁的小孩子因为没有吃到糖而在地上打滚、嚎啕大哭,这就是他的爬行动物脑在起作用。这时你试着给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温柔而坚定地抱起来离开。爬行大脑关心人类的安全,因此,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很重要,让孩子自由活动身体对学习也有帮助。

哺乳动物脑里面有几个重要零件,叫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英文叫HPA,H怕。我就叫他害怕系统吧,对于人类处理恐惧情绪和压力很重要。在压力情况下,HPA害怕系统会导致大脑分泌压力激素,压力激素使得人处于一个警觉的状态,对于应对压力很有必要。但是如果人长期无法缓解压力,大脑长期泡在压力激素内,则会导致一场灾难,抑制大脑神经细胞的生成、破坏脑的可塑性,并杀死海马。海马可是负责记忆的哦。

如果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反复被老师责难、羞辱,再上数学课,害怕系统就会给大脑发出危险信号,导致压力激素的分泌,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什么也学不下去。压力激素的分泌还会严重伤害海马,海马负责短期记忆。因此,压力下学习孩子是学不进去的,负责记忆的海马被关闭了。甚至会被永久伤害。因此,在教育中不能羞辱、责难孩子。

---------我是快乐的分隔符---------

但是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对于大脑的压力系统来说,没有压力和压力过大同样糟糕。很多父母从来不给孩子压力,从不批评,只表扬,走到极端,又是走入了误区。正如上面所讲的,【1】面对压力,HPA系统做出反应对人是有益的;【2】之后能够,舒缓压力,停止分泌压力激素也一样重要。压力系统需要发育,关键是经历适度的压力。正如你不能平时不运动,而只靠在每周五晚上举一次100斤重的杠铃来锻炼肌肉一样,你也不能平时不应对任何压力,而单靠偶尔应对极大挑战来打造健康的压力反应系统。

儿童应对适度的压力对他的发展极为有利,适度指压力足够强,以至于孩子能注意到;而且压力要足够弱,这样孩子能够应对。这个恰到好处正是为人父母的艺术。

---------我是快乐的分隔符---------

表扬也是艺术。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都在和他的团队研究表扬对宝宝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宝宝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宝宝,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宝宝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宝宝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宝宝们分成两组,一组宝宝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宝宝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宝宝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宝宝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宝宝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宝宝,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宝宝,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宝宝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宝宝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宝宝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宝宝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宝宝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宝宝,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宝宝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宝宝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宝宝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宝宝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宝宝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宝宝,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宝宝,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宝宝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宝宝努力用功,会给宝宝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宝宝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宝宝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宝宝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宝宝,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宝宝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他发现,无论宝宝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宝宝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在路上的Nancy

    资深儿童心理咨询师

在儿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

常碰到家长这样说:

“孩子你得说他,不然会骄傲的,对吧?”

也会有家长说:

“老师太严格了,这样会阻碍孩子自由和潜能的发挥的,真糟心!”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4张

这是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风格的家长说出的话

一种倾向于批评式教育好,

一种倾向于表扬式教育好。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5张

但是,单纯的批评式教育或者表扬式教育效果并不好。

接收批评式教育居多的家长的小孩,往往胆小谨慎,没有自信,过于依赖家长,做事容易退缩;

接收表扬式教育居多的小孩,往往任性妄为,情绪波动很大,人际关系不好,会因为与其他小朋友打架而被请家长。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6张

父母应该兼具规则和安抚两项职能。

只是管教,不给安抚,这样的父母会给孩子冷冰冰,不可接近的感觉;只给孩子安抚,不给孩子规矩,这样的父母会给孩子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注意,孩子是希望家长有规则和原则的,而不是根据现下心情对待,或者依着孩子的心意做事。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7张

规则,是为了让孩子的行为有引导性,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合适的,怎么做不合适。让孩子成为有教养的小孩,更符合社会要求,更社会化。

如果家里的规则和社会规范出入太大,孩子就会面临社会适应问题,会不受老师待见,不受其他小朋友或者同学欢迎,严重的会存在学校劝退的情况,如果以后入了社会,也会存在社会适应问题。

但如果规则太严格,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就会感觉家长不爱自己,或者存在胆小,怕出错,和负罪感,甚至觉得自己怎么都错,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8张

所以,除了规则,家长还需要安抚孩子。

合适的安抚,可以让孩子有安全感,感觉被爱,更自信。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9张

怎么才能更好的安抚孩子呢?

1.给孩子规则的时候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让孩子有确定感和是非观。

2.给孩子规则后,要给孩子大大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规则是规则,但是爸妈还是爱自己的。

3.教给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的焦虑感,更多在于不知道该怎么做。一味批评指责,有时候只是让孩子脑子更乱,所以,让孩子知道对错后,需要指导孩子,思考该怎么做。

4.提供自己的经验给孩子,甚至亲身示范。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与孩子一起分享,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大人的想法。亲身示范,甚至手把手的教,都是在实操层面让孩子体会该怎么做。

聪明的家长,你get到了吗?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0张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悬壶小儿科

    儿科科普医生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2张

表扬与批评是常用的教育手段,但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对小孩该表扬的不表扬、该批评的不批评、过多的表扬或过多的批评、不区分对象的表扬与批评、不讲究方式方法的表扬与批评,都将对小孩的成长与进步造成不良影响。掌握批评和表扬教育的“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在实施数量上,表扬宜多,批评宜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一方面,他们身体的发展日趋成熟,渴望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期待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冲动,情感脆弱,缺乏理智。因此,他们总是感性地希望得到更多地肯定和表扬,不喜欢过多地指责和批评。

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和教育的有关规律,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孩子好褒恶贬的心理,在承认其合理性的同时,尽量结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照顾孩子日益发展的自尊心,在实施两种教育手段的数量上,应做到表扬的次数多一些,批评的次数尽量少一些。

【在实施方式上,表扬宜公开,批评宜私下】

为了使表扬达到最好的效果,使批评遭到最小的抵制,应该注意,表扬时发布的范围不妨大一些,公开度越高越好,批评时则尽量小范围的开展,最好个别交流。尤其对于个别心理过分敏感、自尊心特别强烈的孩子,还可以试着通过间接的途径进行批评。如可以通过第三者,包括其他老师或同学。“漫不经心”地向被批评的孩子传递批评信息,或者创设氛围,让他于“无意之中”听到你的批评意见,让孩子在“无意之中”了解到你的批评意图,从而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不足。

【对一般小孩的教育,先表扬后批评,表扬的力度应大于批评的力度】

在表扬和批评的力度方面,同样力度的表扬和批评在小孩的心里反响是不同的。对于一般性的表扬,孩子固然会欣然接受,对于同样力度的批评,他们也会极其敏感。而如果家长实施表扬时经常是轻描淡写、点到即止,进行批评时却是神情严肃、声色俱厉,那么,小孩往往会把平时对家长的信任和好感一扫而空,代以抵制和反感。而对于同一孩子的不同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应该抓住时机予以肯定,不要吝惜表扬;而必须批评之时,则应尽量注意分寸,批评的力度一般以不超过表扬的力度为宜。

总之,表扬和批评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家长在运用表扬和批评手段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扬和批评所针对的问题本身,而应该通过表扬和批评,使孩子扬长避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批评,不仅仅是一种对既成事实的否定和批判,更应该成为一种对孩在改正错误之后获得更好发展的期待。同样,有效的表扬,不仅仅停留在对事实本身的肯定和褒扬上,对于被表扬者本人而言,家长可以通过表扬传达信息,并进一步提出要求,使孩子在原来基础上做得更好。

(新浪微博@悬壶小儿科,:fyzy2009)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致女儿书

必须是鼓励为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4张

一位哲人说的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使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二、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父母的责任在于怀一颗期待的新,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每一阶段的适合自己的目标。父母期望过高,目标定的太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标定的太低,孩子完成得轻而易举,就会变得轻率和骄傲。

三、善于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活动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四、让孩子迎接困难。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应多鼓励孩子学习勇敢行事,不断战胜,如洗衣服、倒垃圾、下棋、打球等。当孩子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自信心就会提高,我们应该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这将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

五、以身作则,树立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就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的集中到追求目标上。只要坚信自己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在孩子努力拼搏,尽力向成功的顶峰攀援时,多给孩子些鼓励和支持吧。

让孩子学会自信

自信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家长对孩子从小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

现今,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事无巨细,物质上应有尽有,精神上百依百顺,事事不必自己操劳和付出努力,孩子很容易养成一种凡事均要依靠家长的心态,认为自己离开家长就一事无成,对任何事情也不想费力去做。这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赖性极强、缺乏自信的人。要使孩子学会自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鼓励孩子进行尝试并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家长可以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去尝试或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在尝试或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性质,增强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加自信。例如,孩子在三四岁时喜欢玩水,就让他们自己洗小手绢、给娃娃玩具洗澡、洗刷各种塑料玩具等等,做这些事既满足孩子游水的兴趣,又给他们带来欢乐,而且事情成功之后也会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建立自信打下基础。

二、及时肯定和赞扬孩子的良好行为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认同和赞赏。某一行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会由此大增。孩子正处于自信形成的过程中,更离不开成人的肯定和赞扬。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男孩乘公共汽车,上车坐了一段路程后,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上车了,母亲起身让座,并对男孩说:“来,小大人,站一会,看看能不能坚持住。”小男孩高高兴兴地站在座椅旁,并认真地扶着座椅不让自己摔倒。这样,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他就会更乐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战,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其自信也随之日趋强化。

三、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不少家长常因为孩子年幼而代他们做许多事,帮穿衣鞋,替收拾玩具,给他们包办过多,孩子就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自信也就很难建立起来。对此,家长不妨视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孩子动手收拾玩具、书包及文具,让孩子铺床叠被,让他们洗洗简单的碗筷,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可使他们从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许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四、培养孩子的专长

每个孩子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通常的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难辨优劣,但孩子进入小学后,衡量标准就集中在学习分数上,这就使擅长学习的孩子常受表扬,而学习稍差的孩子常受批评,由于学习成绩不如意而产生自卑,丧失了自信,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这种不利的情况呢?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某一专长。孩子从小其能力倾向便会显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家长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他们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这样,即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干出一定的成就来。培养孩子的专长,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张大志leo

    前北航特聘教授 前正略钧策高级顾问

你这么说是把孩子看成是在家养的宠物,不但味道不对,而且缺乏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也许,

在你这种人眼里,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本性也不怎么样,一旦有机会也要走歪的,需要你要么是大棒,要么是胡萝卜的刺激。

根本上讲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只不过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其实就是一件事。

儿子10岁,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01.因教育而受损的灵魂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6张

以我个人的观点,70至80年代生人大部分都缺乏适当的教育,导致相当部分人心智不健全。直接后果可以从类似路怒、有个小事就自杀这种戾气很重的事情上表现出来。

如果深究原因,多半是这一代人的父母和老师就缺乏适当教育导致的。

如果你尊重传统,那么好的就走耕读传家这条路,学而优则仕;如果你认命,那么好的老实地待在属于自己的下层社会,安心过一辈子。我们父母这一辈刚好处于即不尊重传统,又不认命的社会里,很好地吸收了两种形式的弊端——经常自大、不反省、不怎么学习和思考。

反映在育儿上结果可想而知……

以这种态度教育出灵魂受损的一代成为基本事实,如果不思考这种形式并不会有更大改观,伤害会继续传递。

02.没打过孩子不值得夸耀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7张

我本人因际遇关系并不缺乏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可仍然不能有彻底地改观,比如:对儿子还是时常要喊,尤其是他不能顺我意的时候。

我从没打过儿子。

“没打过孩子”这事儿并不值得夸耀,老婆大人一句话“你这个精神暴力比肉体暴力更可怕”说到了点子上。我是最近两年才对此有深刻认识的,老婆、儿子偶尔流露出的暴躁与我的态度如出一辙,可以说报应来了。

正确的思考并不是为自己的行为增加理由,而是换个角度看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曾试过让儿子假扮爹对我大喊这种方法,儿子说:“并不好玩,你以后还是别喊了!”这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的思考模式。

除了经常在大喊之后快速认错之外,育儿方面没有变化。

有时候对儿子说:“拿你当个朋友。”转念一想,对这个朋友可是真够差的。

我应该把儿子已经当成年朋友看,而不是体力不如我的小朋友,这点儿很关键。

不要以你永远都不会对朋友的态度对待你自己的孩子。

03.爱你毫无条件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8张

如果有什么好的理念,那就是“爱你毫无条件”。

因孩子的存在而骄傲,与他们是否学习成绩好、是否有特长无关。很多孩子觉得父母只有在自己学习成绩好,或者做到父母要求时才会得到认可,做的不好就是给父母丢人,父母会收回对他们的爱——这种教育方式只会传递伤害,传递恶意,把家变成一种商业组织 。绩效表现好的才得到奖励,差的就什么都没有或者受罚。

从这个角度看,奖励不过就是惩罚的另一面,是一回事。

父母在公司玩这一套会伤害自己的热情,在家玩这一套会伤害孩子的心,从而再次打造受损的灵魂。

很多父母常以我受过苦别让孩子再受苦为理由逼迫孩子学这学那的,其实这种方式不但让自己的孩子再次受父母所受的苦,还变本加利地增加了折磨的强度——施虐狂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我从没问过儿子的学习成绩,以前他认为是种漠视,我告诉他:“无论你考多少分,上什么学,都是我儿子。这个事实不会有变化,那考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而且,不上学也可以,只要你自己开心。”这就是我育儿的整体态度。

爱你,毫无条件!

最后,孩子并不是父母养的什么宠物,他们有一天会离开你独自面对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

不要让他们带着倍受伤害的灵魂走入现实,拥有善良和正直的心,面对挑战的勇气才是重要的。

你还记得小学5年级的各科成绩吗?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娱乐时光站

    职场达人

表扬和批评在本质上,都是把自己放在了比对方更聪明、更有权力的位置,把自己当成了掌握正确的神,去judge对方——你这样做才是对的,才是好孩子,才是可爱的,你满足了我期望你怎样行为的愿望(满足了“我的需求”),所以我要表扬你,反之则要批评你。而“我”凭什么代替“你”去判断怎样做是对的呢?如果在经过平等的交流后,孩子经过思考真正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那么他在那样做时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又何需旁人来表扬,何惧旁人来批评呢?每个人怎样行为都应该是出于自己内心的行为标准,而不是因为外部的表扬和批评。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20张

如果家长认为哪些行为更好哪些行为不好,应该直接跟孩子交流——坦诚地、温和地、平等地、尊重地;而不应该粗暴地批评他或者粗暴地表扬他——是的,只是像驯兽师一样为了让孩子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期望而去表扬或批评都是粗暴的。平静地跟他讨论,而他在真正经过自己大脑思考后,才决定是否按照你说的做,跟被你的批评或表扬推动着按照你说的做,是本质不同的,后者是出于对权威的服从和取悦,长此以往,会越来越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表扬和批评,在有些情况下,都是对对方真实感受的否定。◇◆◇◆◇ 比如,当孩子出现沮丧或嫉妒等一些负面情绪时,无论是批评他“你怎么能这么颓废呢?

/你怎么不站起呢?/你怎么能这么小心眼呢?”还是表扬他(鼓励他):“你最棒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是你想得太糟了啦,加油。/你最棒了,用不着嫉妒他啦”,都是在阻止他凝视内心的真实感受。但是人的任何情绪,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其实都是合理的,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该被否定和压抑。最好的做法应该是和他一起观察那些负面情绪,理解它们,接纳它们。这样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要让孩子明白,你既爱他积极的一面,也爱他消极的一面,你爱整个完整的他。

好的教育应该少用表扬和批评。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知我君

    资深媒体人 社会问答专家

简要回答:批评式教育不可取,表扬式教育要注意方法。要表扬具体的做法,而不是一概而论地表扬“真聪明”“真懂事”。

在国外广泛流传着一首哲理隽永的《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常能感到关怀。想要让孩子自信、自爱,懂得忍让、欣赏和信任,就要给以宽容、鼓励、支持、赞同。

《情商》中提到,父母有四种类型。第一类型:专制(反对)型父母;第二类型:疏忽型父母;第三类型:放任型父母;第四类型:情绪辅导型父母。最好的是第四类型,这类父母会帮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批评和单纯的表扬显然都做得不够。

有研究证明,一味夸奖孩子聪明,孩子会避免挑战困难问题,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比较笨。但一味批评孩子,孩子必定会变得畏首畏尾,胆小怕事。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大风歌9

谢请!

题主在问题里提出了两个极端,“批评式教育”和“表扬式教育”。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孩子小时候是非观念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家长的指点和引导。一味的批评或者一味的表扬都是一种极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具体来说,对孩子的教育要批评和表扬相结合。批评和表扬的“度”也就是说两者所占的比例根据孩子年龄的变化应该有所调整。

孩子小的时候,要表扬多于批评。孩子有了好的表现要及时表扬,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使孩子在父母的表扬声中体会到快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

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姑息纵容,那样会增长孩子的坏脾气。要及时给予批评,不过语气要缓和一些。孩子改正错误以后要马上给予表扬肯定,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可逐渐减少表扬的次数,增加批评的次数。要让孩子明白,他已经长大了,做的好是应该的,犯错误是不允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树立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对自己严格要求,成长为一个优秀青年。

    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批评式教育还是表扬式教育? 第1张

    内含子的表达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科普作者

“批评式教育”和“表扬式教育”都是一种简单化、极端化的概括或做法,都是不对的,只有批评或表扬都是不行的。批评和表扬缺一不可,且应该客观、适当,该批评的批评,该表扬的表扬,才是合理和正确的。

但是,基于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的背景,我们应该鼓励对孩子的表扬。表扬孩子不仅是养育孩子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应该成为“管教”孩子的主要方式。

有些父母自身就喜欢抱怨、指责,所以对孩子也总是批评、打击;有些父母认为表扬会让孩子骄傲,而批评能让孩子保持谦虚和自省,所以刻意抑制了对孩子的表扬;有些父母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哪怕孩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他们看来总是不满意的,于是孩子得到的就总是批评。这些父母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追求完美,并且也会变得与父母一样充满负能量。

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要经常表扬孩子,少批评孩子。表扬会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建立起内心的自我价值感,即自尊。通过表扬,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好”的,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奖励和被爱的,是有资格成功的。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总不能不批评反而进行表扬吧。心理学上有一种“阳性强化法”,当孩子做对时,就表扬;当孩子做错时,就忽略。这样可以让孩子的正确行为保持下来,而错误行为慢慢消退,又避免了批评和惩罚带给孩子的伤害。

扫码听绘本

本文地址:https://www.youshenghuiben.com/wenda/28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有声绘本网 所有,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内容

你想说什么呢?

(评论审核通过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