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三肴》第二部分
蛇对虺,蜃对蛟,麟薮对鹊巢。
风声对月色,麦穗对桑苞。
何妥难,子云嘲,楚甸对商郊。
五音惟耳听,万虑在心包。
葛被汤征因仇饷,楚遭齐伐责包茅。
高矣若天,洵是圣人大道;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
笠翁对韵《三肴》第二部分注释
1、五音: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古代分别以宫、商、角(音jué)、徵(音zhǐ,此字在表达这个意思时不能简化为“征”)、羽来称呼,统称之则叫五音。
2、万虑:这里是思绪万端的意思。
3、心包:心,古人认为考虑问题的思维器官是心。包,包容、包含。
4、葛被汤征因仇饷(音xiǎng):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的典故。
据说葛国(诸侯国)与商汤王(天子)为邻,葛国借口没有祭祀用品而不祭祀祖先。商汤王供给它祭祀用的牛羊,葛国国君将其吃掉;商汤王供给它祭祀用的谷米,葛国国君又将其吃掉,并抢夺商汤王送给老人小孩的食物,如不交出,则杀掉(《尚书》上称之为“葛伯仇饷”)。
后来商汤王因葛国国君杀了不肯交出食物的小孩而征伐了葛国。葛,是古代一小国之名。饷,馈赠别人的食物。
5、楚遭齐伐责包茅:出自《左传》的典故。
鲁僖公四年,齐国以管仲为统帅,假借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楚国,其借口便是楚国未及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包茅。责,要求、讨要。包茅,一种茅草。古代祭祀时,将酒倒入捆成小把的竖立的包茅中,让酒从中渗漏下去,代表祖先饮用了此酒,这个仪式叫缩酒,是祭祀的一道程序。
6、高矣若天,洵(音xún)是圣人大道:出自《孟子·尽心上》的典故。孟子列举了圣人教导别人的方法五种,其学生公孙丑提出疑问,说:这个办法很高明,很完美,但要求太高,像登天那样,好像不能做到。孟子就说:圣人不能因为学习者做不到就改变自己的原则。圣人只提出最好的方法,能够做到的就跟着来做。洵,确实、实在。
7、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出自《庄子·山木》的典故,原文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是君子相交为道义之交,平淡得像水一样,毫无杂质,能够长久保持纯洁,小人的相交为利益之交,甘美得像美酒一样,但利益是其基础,故利益不存在时交情也就消失了。神交,以精神道义为基础的交往。
mp3音频下载
- 《三肴》第二部分mp3音频百度网盘下载地址
公众号上听:绘本搜有声绘本网;轻音乐搜最爱轻音乐

《一东》儿童朗诵第一部分

声律启蒙《一东》第二

声律启蒙《一东》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二冬》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二冬》第二部分

声律启蒙《二冬》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三江》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三江》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三江》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四支》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四支》第二部分

声律启蒙《四支》第三部分

声律启蒙《五微》第一部分

声律启蒙《五微》第二部分

声律启蒙《五微》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六鱼》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六鱼》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六鱼》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七虞》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七虞》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七虞》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八齐》第一部分

声律启蒙《八齐》第二部分

声律启蒙《八齐》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九佳》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九佳》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九佳》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十灰》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十灰》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十灰》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十一真》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十一真》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十一真》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十二文》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十二文》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十二文》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十三元》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十三元》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十三元》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十四寒》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十四寒》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十四寒》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十五删》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十五删》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十五删》第三部分

笠翁对韵《一先》第一部分

笠翁对韵《一先》第二部分

笠翁对韵《一先》第三部分

《二箫》第一部分

《二箫》第二部分

《二箫》第三部分

《三肴》第一部分

《三肴》第二部分

《三肴》第三部分

《四豪》第一部分

《四豪》第二部分

《四豪》第三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有声绘本网 所有,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你有什么想法呢?